全国空降app下载安装_全国空降同城服务88元_全国300快餐无限次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

药材资源 当前位置┃首页>药材资源 > 正文

黄连

2017-08-10    中药材研究所    阅读人次

  一、概述
  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  chinensis  Franch.。以干燥根状茎入药,中药名黄连[Rhizoma  Coptidis]。别名川连、味连、鸡爪连等。主要分布于四川、湖北、陕西、甘肃、贵州、云南等省。主产于湖北利川县及四川石柱县等地,为两省地道药材,素有“黄连之乡”之称,商品畅销国内外。恩施州主要分布于恩施新塘太山庙、长岭岗,利川福宝山等地,多为人工栽培,野生资源已十分稀少?;屏ズ嘀稚锛?,主要为小檗碱,含量为9~13%,其次为甲基黄连碱、药根碱、酸性生物碱及一种非酸性生物碱?;屏犊啵恍院?;归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胆、大肠经;具有清热燥湿、泻火解毒的功能,具有较广的抗菌范围。主治湿热痞满,呕吐吞酸、泻痢、黄疸、高热神昏,心火亢盛,心烦不寐,血热吐衄,目赤、牙痛、消渴、痈肿疔疮等;外治湿疹、湿疮、耳道流脓等症。

黄连.jpg

  二、植物学特征
  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黄色,常分枝,密生多数须根。叶有长柄;叶片稍带革质,卵状三角形,宽达10㎝,三全裂,中央全裂片卵状菱形,长3~8㎝,宽2~4㎝,顶端急尖,具长0.8~1.8㎝的细柄,3或5对羽状深裂,在下面分裂最深,深裂片彼此相距2~6㎜,边缘具锐锯齿,侧全裂片具长1.5~5㎜的柄,斜卵形,比中央全裂片短,不等二深裂,两面的叶脉隆起,除表面沿脉被短柔毛外,其余无毛;叶柄长5~12㎝,无毛?;ㄝ?~2条,高12~25㎝;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,有3~8朵花;苞片披针形,三或五羽状深裂;萼片黄绿色,长椭圆状卵形,长9~12.5㎜,宽2~3㎜;花瓣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5~6.5㎜,顶端渐尖,中央有蜜槽;雄蕊约20,花药长约1㎜,花丝长2~5㎜;心皮8~12,花柱微外弯。蓇葖果长6~8㎜,柄约与之等长;种子7~8粒,长椭圆形,长约2㎜,宽约0.8㎜,褐色。2~3月开花,4~6月结果。
  三、生长习性
  黄连生于海拔1000~2500m的林间。喜阴凉湿润的高山环境,怕高温、干旱和强光照射,尤其在苗期耐光力更差,故幼苗期间需要荫蔽遮光,随着苗龄增大,耐光力也逐渐增强。 喜肥沃疏松的腐殖质土,粘质、排水不良的土壤不宜种植黄连。种子有胚后熟期,需要经过一段低温完成胚的后熟,才能萌动。
  四、生产操作规程
  1、选地整地
  黄连宜选海拔1200~1600m的早、晚阳山,尤其是早阳山更好,坡度在20°以内,土壤的腐殖质层深厚、疏松肥沃,并要求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。
  现在栽连有架子棚、简易棚、林间栽连和玉米黄连套作等荫蔽方式,但应用较多的是架子棚。在8~10月将地面的灌木、竹丛等砍除,选其中一部分备作棚的盖材用,然后伐大树作桩,桩高2.15m,按桩距2m,行距1.8m墩桩,入土30~45cm,使桩高都在一个水平上,再搁上铁丝、横杆,最后盖上盖材。其荫蔽度要均匀,约60~70%,光度大小随时从盖材上的多少调整。如用水泥桩、铁丝及遮荫布为材料搭棚,则作水泥桩2m长,入土40-50cm,行距3m,桩距2m,每隔一畦在畦中心栽一排水泥桩,内空1.5m。棚高一般为1.8m左右。 棚搭好后,开始整地,清除地表的杂物,干燥后熏烧成熏土。再翻挖两次,整细耙平,然后顺坡向作成厢宽150cm,沟宽30cm,沟深15cm的高畦,畦面为瓦背形,最后在畦的周围做好排水沟。当畦做好后,每亩施腐熟厩肥4000kg,撒于畦面上浅挖与表土混匀。再将熏土覆盖在表面,以5~6cm厚为好。
  2、播种育苗
  在5月上旬当种子呈黄绿色时应及时采收。定植三年后的植株,结的种子质量较好。种子淘洗干净,及时用湿砂或干净的腐质土混合均匀,在低温下保存,完成胚后熟过程。
  育苗搭棚高1m,亩施腐熟厩肥2000kg,在10~11月份播种,亩用种2kg。将种子与20~30倍的腐殖质土拌匀,撒在畦面,盖1cm厚的干细土和熏土一[FS:PAGE]层即可,育苗棚荫蔽度应控制在70%以上。黄连幼苗生长缓慢,要及时除掉杂草,并且施速效氮肥(硫酸铵)每亩5~10kg,到第二年5月下旬黄连幼苗可出3片真叶。播后第三年可出圃移栽,一般1kg种子可育10万~20万株黄连苗,育苗厢宽130cm,沟宽20cm,沟深10cm。
  3、移栽定植
  应选择4~6片真叶,株高6cm以上健壮幼苗移栽。移栽时间多在春秋两季,春栽在7月以前,成活率高,生长健壮。秋栽成活率不及春栽。移栽行株距10cm×8cm,每亩栽苗6万株左右。
  4、田间管理
 ?、俨姑纾涸灾埠蟪S胁煌潭鹊乃烂?,栽后前三年秧苗每年约有10%左右死亡,应及时进行补苗。一般补苗2次,第一次在定植当年的秋季,用同龄壮秧进行补苗,带土移栽更易成活。第二次补苗在第二年雪化以后新叶未发前。
  ②除草:栽苗当年和翌年秧苗生长缓慢,而杂草生长迅速,必须及时除草。
  ③施肥、培土:栽植后2~3日内应施1次肥,施用稀薄猪粪水或菜饼水,也可每亩用细碎堆肥或厩肥1000kg撒施,这次肥料称“加肥”,能使黄连苗成活后生长迅速。栽植当年9~10月,第二、三、四、五年5月采种后和第二、三、四年的9~10月应各施肥一次,共8次。春季施肥以农家肥为主,每次亩施1500~2000kg,施肥量应逐年增加。
  黄连的根茎向上生长,每年形成茎节,为了提高产量,第二、三、四年秋季施肥后还应培土,在附近收集腐质土弄细后撒在畦上。第二、三年撒约1cm厚,称为“上花泥”;第四年撒约1.5cm厚,称为“上饱泥”。培土应均匀,且不能过厚,否则根茎桥梗长,降低品质。
  ④摘除花苔:开花结实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,降低黄连根茎产量。除计划留种的外,自第二年起应于花苔抽出后及时摘除。
 ?、菀衽锕芾恚夯屏诓煌て?,需要的荫蔽度是不一样的。栽后当年需要80~85%的荫蔽度,第二年开始荫蔽度宜逐年减少,第四年减少至40~50%,一般通过自然疏棚,基本适合黄连生长所需的荫蔽度。但第五年种子采收后拆去棚上覆盖物,称“亮棚”,加强光照,抑制地上部分生长,使养分向根茎转移,以增加根茎产量。
  育苗矮棚管理与高棚大致相同。矮棚易垮塌,必须经常修补和调节荫蔽度。
  5、病虫害防治
  ①白粉?。河置戏?,引起黄连死苗缺株,一般导致减产50%以上,主要危害叶片。防治方法:实行轮作。发病后,亩用庆大霉素80万单位喷洒2~3次,或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~1500倍液喷洒3次,或用70%代森锰锌800倍液,或用石硫合剂喷洒3~4次。防治应掌握在发生初期1次,盛期2~3次。
 ?、谔壳。菏挤⑵谠?月初,5月中旬~6月上旬为盛发期。叶面比叶背多,叶柄上也产生条形紫色斑。病斑可以互相并合,致使全叶枯死。防治方法:实行轮作。重点抓苗床的1年生苗,用1∶1∶100~150倍的波尔多液或70%代森锰锌800倍加洗衣粉0.2%,在发病初期和盛期防治3~4次。
  ③白绢?。阂话惴⒉÷饰?0~40%,主要危害黄连根茎,并扩展到近地叶面。叶片呈紫褐色或黄褐色枯萎,根茎和须根变成褐色而腐烂。防治方法:合理轮作。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病株,病穴撒施生石灰粉消毒;用50%退菌特800倍液或50%扑海因500倍液浇灌其它植株,也可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浇灌。
 ?、芨。焊》⒉∈?,须根变成黑褐色,干腐,再干枯脱落。4~5月份开始发病,7~8月进入盛期,8月以后逐渐减少。防治方法:一般需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~5年。发现病株后,及时拔除病株,病穴用生石灰消毒,发病初期用50%退菌特1∶100倍液或40%克瘟散1∶100倍液,每隔15天1次,连续喷3~4次。
 ?、葑辖视鸩。菏嵌魇┗屏刂⒉。话悴〉丶醪?0%左右,重病区无收成。染病株地上部分生长衰弱,叶缘早枯,逐渐死亡。防治方法:[FS:PAGE]使用有机腐熟肥料,改善土壤结构,提高保水力,减轻病虫害发生;垦荒和林地栽连应尽量清除土壤中残留的树根,配合熏土和土壤消毒处理;施用石灰可减轻发病。
  五、采收加工
  低海拔栽连,一般在定植后第四年收获,高海拔在第五年采挖,收获在立冬前后至冻土以前进行。收获应在晴天进行,用二齿耙挖起全株,左手提起,右手用大铁剪刀敲落泥土,齐根茎部剪掉须根,齐芽孢剪去叶柄,以剪破1~2个花芽孢为合适,即得鲜连,称为“毛坨子”。同时收集根茎、须根和叶子,分别盛装,运回加工。也可在地里抖去泥土,全株运回,在室内剪去须根和叶子,然后加工?;屏荒苡盟?,宜直接干燥。在烘到黄连一折就断时,趁热放到槽笼里,来回推撞或放到铁制手摇撞桶里旋转,撞掉所附泥沙、须根及残余叶柄。通常亩产干货200kg,高产的达到300kg以上。

推荐
大黄2023-02-02

主办单位 ┃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

Copyright ? 2009-2025 www.zzzsjt.cn All Rights Reserved

通信地址 ┃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恩施市学院路253号〔445000〕  联系电话 ┃ 0718-8410985

技术支持 今点科技    网站设计·版权所有·冒仿必究

鄂ICP备19001842号-1 鄂公网安备42280002001044号 | 腾讯分析